2022年江苏高考分数已经揭晓,接下来就是志愿填报阶段。今天,笔者家的一位亲戚也是几年参加高考,报考的是物理等科目类,总得来说分数还是不错的,600分多一点,如果放在去年,那么应该算是比较高的分数,今年竞争更加激烈,600分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绝对的高分,只能说的相对靠前,毕竟600分已经排到13000多名了。
600分出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分数,根据网上发布的预测分数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基本是没戏的,哪怕再差的专业也上不了,南航和南理工也有点危险,并不是很保险,就算达到的学校的分数线,估计也只选择不了好的专业。所以考虑到将来就业,在我的建议下,现在重点考虑南师大、南医大和南审大。有人说可以报考江苏警官学院,但考生本人不愿意。
大家可以回忆自己10年前喜欢什么,5年前喜欢什么,3年前喜欢什么?现在又喜欢什么?很多专家爱强调兴趣,爱好,并喜欢强调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一点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宜走极端。在一定程度上讲,兴趣是不靠谱的,不仅会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变化,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孩子,兴趣爱好只是逃避的借口。很多时候,兴趣也往往是不理性的,孩子喜欢玩优秀,我们能尊重吗?
高考分数就是筹码,高考分数发布后,考生需把高考分转换成近三年来的位次等效分(一分一段表),换算的方法是:如果考生2022年高考分数是580分,湖南省位次排位是5623名,然后对照2021年“一分一段表”找到对应位次5623名,换算其位次等效分,假设2021年位次5623名对应分数是560分,那么,2022年这个580分只相当于2021年的560分(也就是说相同的位次,2022年的分数比2021年的分数高出了不少)。
一起来看具体要求——
考生志愿在网上填报,分三次进行:
就是要考生去合理地安排高考志愿的梯度,调整平行志愿的顺序,同时认真审核所填报的高考志愿,让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直至形成最终版的高考志愿。
报考体育、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除参加文化科目考试外,还须通过相应的专业考试,专业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和相关高校组织安排。
《按照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豫考院〔2022〕29号)文件要求办理。
对于高分考生而言,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比城市更重要,选择985的话,一定要挤到北京上海。(例如,同等分数下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就优于上海大学,而非相反。)(注:985/211概念现在在财政意义上已被“双一流”取代,但作为学校等级划分,本文仍沿袭原来称谓。)对于一般分数本来选择就不多的考生而言,城市则比学校更重要。为大学生活的完整性,最好不要在自己家所在的城市上大学,除非你在同等分数段没有更好的选择。最好能在北京接受一段时间的教育,如果打算研究生出境读,最好是在北京上本科,研究生出境。如果有在上海工作的意愿,最好不要选择上海以外的学校。PS:上海对本地高校毕业生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照顾都远强于北京,因此在上海上学的人留在上海比在北京上学的人留在北京容易。如果想去珠三角工作,没必要一定去广东上大学,因为珠三角比京沪都开放,别的省名校的校友资源在当地也完全吃得开。但如果打算研究生在境内读,可以考虑本科阶段到二线城市,研究生阶段转到北京或者上海。在哪个二线城市上学,也得仔细看看看,三线城市最好就不要去了。(平心而论,二线城市最好的就是杭州、南京、武汉、成都,不去这四个城市,能考上中科大或者西安交大当然也不错。)高考怎么选择专业1.了解高校招生培养政策各高校专业招生培养有所不同。除了按专业招生模式,有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各专业方向之间的关联情况,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确定适合自己的具体专业。考生在报考时,要全面了解各高校各专业的办学实力与培养方向,如专业的学术水平、师资力量、就业前景以及往年招生情况等综合实力。认真分析比较各高校往年各专业的录取最低分和排名,根据自身能力、高考成绩综合考虑。2.从自身条件出发,规避专业招生的特殊要求进行专业的选择时,要提前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招生章程或简章中一些专业对身体条件、报考语种和单科成绩要求等等的特殊要求。如色盲考生不能报考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等专业;色弱考生不能报考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等。怎么选适合自己的大学第1步、根据大学目的地海选学校了解你所能报的批次高校的地域分布情况。选择大学的地域,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原因和偏好。比如,喜欢离家远还是离家近?离家近,那就本市或者本省;离家远,那就去一二线大城市,因为好点的高等教育资源基本都集中在一二线大城市;对沿海和内陆有无特殊喜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自己的体会是基础设施上,沿海和内陆主要城市没有什么大差距了,选择不同的区域本质上是要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喜欢适应新鲜环境的人,骨子里是喜欢冒险还是安稳;对某些地域有偏爱,有些广东学生觉得不愿意去太北方,内陆学生就想去海边待待,南方学生就想去大东北感受大雪冰雕。喜欢吃,我就想去重庆成都……总之,地域选择上可以按自己喜欢甚至是想象的去选择,无非对错,因为大学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的开始,年轻就是有资本多尝试。后面还有很多路和机会。第2步、根据分数差值或位次对学校过滤分数差值选学校:A考生高考成绩是567分,所在省当年的一批录取分数线是510,他高出一本录取分数线57分。将大多数年份录取平均分减一批线差值大于57分的学校去掉。北京地区可选学校剩下: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S:由于我们的差值用的是录取平均分与分数线的差值,故比较该值是一种相对谨慎的分析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某些学校录取大小年的问题。根据位次选学校:位次法是指按照学生在所有的学生中排名的位置进行志愿填报的一种方法,比如B考生高考成绩523分,高考位置是125,000名,那B考生该如何进行志愿填报呢?如果我们单纯用523分来与去年523分录取的院校进行对比的话,去年的高考人数和今年高考人数并不一样,去年的本科划线和今年的本科划线也不一样,这就导致我们没发具体的分析。这个时候我们位次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知道B考生的位置是125,000名,那我们把125,000名的位置放到去年,看他所对应的分数,这就算出同位分了。这就是同位分应用的第1步,找到往年的同位分,我一般建议家长要找近三年的同位分,这样我们在填报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减少误差,当我们找到同位分之后,那么就要根据往年的同位分上下加5~10分来进行筛选学校,这个时候我们所筛选的院校大部分就是我们可以报考的院校。当然这中间需要大家对学校进行一个把控,特别是往比自己同分低的学校,要尽量地多选,想要冲刺的院校,要看一下是否有自己不愿意去的专业或者限制性的条件。第3步、根据专业方向过滤学校若对大学就读专业无特殊想法,则这一步直接跳过。如果对大学就读专业方向有要求,则去上述学校官网查看是否有想读的专业方向,没有的学校直接过滤掉。PS:关于专业方向的建议1)兴趣第一,能力优势第二:最重要的还是考虑自己的兴趣,毕竟是学习,没有兴趣,一切免谈,学不好,学起来也痛苦,也会无收获无有所成。再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学理工科强,还是学文科强,选自己学起来轻松的专业方向。2)不要去追求热门,也不要太在意冷门:我的职场经历和经验越来越多的告诉我,大学学什么和做什么并不是百分百要相关。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专业不对口。选什么专业,只要能把自己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提高,以后求学或者工作都不会差。3)最简单的选择方法:直接选择哪些你高中课程学的好,学的轻松,你学习主动性强的课程对应的专业,比如小虎高中数学和物理比较强,他又不想学纯理科,于是就将专业方向定在了工科,又由于他爱好玩游戏,对计算机兴趣打,于是进一步将专业方向锁定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大类。第4步、确定可填报的学校和专业需要准备的数据:大学以往3年各专业的录取情况(人数和录取的最低、最高、平均分)。这个数据需要直接去各个大学官网-招生就业栏目获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大类的下属本科专业。第5步、如何搭配备选学校前面4个步骤中确定的学校-专业,其中肯定会存在这种情况:好的学校,在学校有特色/有优势的专业一定是录取分相对较高,报考人数相对较多的专业。最后在从上述学校中选择六所作为第一批的志愿,由于是平行志愿,则可以报一到两所最想去的需要冒险的学校放在志愿填报的最前面,报一所差值风险最小的、专业也不是很突出的学校作为保底院校紧跟其后,其余院随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