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有的人考了120多分,一次就上岸了;有的人考了多次140+,但还是没有考上。那么考公务员到底是难还是不难?其实不能一概而言,不同的限制条件,考上的几率也会不同,但是就目前的考公情况而言,大部分同学考公的难度都很大,想要一次上岸绝非易事。
那么导致公务员考试难度不同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说句实话,能上岸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有运气成分的,其实每个上岸的人都很后怕,也会感到自己很幸运。别看上岸的这学霸、那大神自我标榜作为过来人分享这那,想当初干上岸有多险只有TA自己最清楚,相当数量的成“公”仅胜在毫厘之间,考上的和没考上的,差距远没有想象那么大。不是说谁上岸了,TA说什么都是值得借鉴的。很多时候,如果不是因为那个特定机会和特定岗位,如果不是因为当初幸运那么一点点,如果再把TA扔到池子里和大家一起考,谁都保不准自己什么时候能再次上岸。
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都29岁了,再去考公务员会不会太晚。 ”
○申论各题型答题方法:
这个阶段主要就是考前两三天,把自己行测薄弱模块巩固一遍。
而在之前杭州市余杭区街道办,也不乏有清北硕博毕业生的身影报考相关岗位。
况且,我们在这里还没说,在这样的压力下你会不会临场崩溃、发挥失常...
大家好,我是小岸,我本人有6年半的公考经历,回顾考公这6年多,确实也不太容易,我认为也有一些值得絮叨的东西,所以,就想着和大家聊聊:“考个公务员,到底有多难?”。
现在的年轻人背上了房贷车贷,还要养家糊口,此之外还需要担心裁员,失业。因此公务员也成了香饽饽,也成了刚需。
“我已经好久没有没有和朋友逛街吃饭看电影了,感觉身边的朋友渐行渐远,也不知道这样坚持下去值不值得。”
服务期满了以后,公务员考试有专门的四项目定向招录岗位,一般都是不限制专业的。
我在这个阶段做了大量的真题卷,把近几年的国考真题和省考真题都刷了两遍。
如果有条件、有可能,无论是项目生还是以事业编为跳板考公,备考期间如果有机会去到你们当地的人社部门,在我看来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在各单位中,人社部门绝对是适龄考生最多、考试消息最灵通、备考氛围最浓郁、在职学习请假政策也有可能是最宽厚的部门了。
公务员的工资并没有多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报考?
有谁申论热点事件只找个标题的,过来我教你怎么看热点事件。
这个阶段主要就是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先说在职备考,每天工作累成狗,在工作、家庭、孩子、老人的重压下兼顾备考学习,削尖脑袋去适应见缝插“题”的碎片化在职学习节奏,有时甚至还得上班“创造”条件偷着学,摸鱼学个习还得提心吊胆、左顾右盼、瞻前顾后,遇上话痨同事侃大山还影响你专注学习...你说这提升一下自我还得卧薪尝胆“打游击”...
休息的时间实在是太无聊了,本来打算的是去旅游,但是疫情反反复复,太麻烦,今年我开了一个小店(有衣服,还可以做美甲),周六日没事的时候我都会去店里给别人做做美甲,能赚最好,不能也无所谓,日子还长,反正慢慢来呗。
公务员真的有那么难考吗?
而且这几年,名校毕业生也争相报考公务员,比如在2022年央行总行第1批录用的公务员名单中,其中10个人就有4个人毕业于清华北大,其他三个人毕业于哥大,并且清北4人中有三个是博士学历。
当初考研就是为了自己找工作的时候,能有点优势,现在看来就是扯淡!
考公的培训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而且客单价也比较高,培训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这也都是很正常的。因为一旦考上甚至能达到逆天改命的效果,很多考生都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手里也有一点钱,所以也十分愿意花钱,而对于这些培训机构来说,这门生意固然就很好做了。
“公务员只要想考,啥时候都不算晚。”
最主要是因为公务员的收入由国家财政进行负担,遇到经济性,裁员的概率极其小,哪怕是后疫情时代稳定的工作不再好找了,公务员都是相对稳定的。
在你选择走公考这条路之前,对于之后可能发生的很多事情你是完全没有办法预知的,无论是从短期和微观层面上的:竞争对手、试题难易、考官喜好、笔面试临场状态...,抑或是中长期和宏观层面上:当地考情、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人事冻结”,扩招或缩编、经济形势、突发事件新冠这些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因素其实都或大或小、或明或暗地影响和决定着最终的结果...
大家不要听信这些奸商瞎说,不要恐慌也不要怕,考不考得上和报不报班没那么大关系,报班只是备考的一种形式和选择而已。
我看到B站有很多考友全职备考,也有开直播陪伴学习的,这个形式还是挺好的。但是,如果你当前也在犹豫要不要辞职加入他们,我个人观点是不赞成的。
这就需要我们直面不堪,正视钟君曾说过的:“公考,考不上是常态,考上才是变态”,从点滴小事做起,重拾自信,并俯下身子,尽力雕琢打磨好每一个细节...
身边有个伴儿,你们可以相互探讨分享、互相鼓励鞭策,形成雁群效应和协同效应,互促共进。然而,受限于各种原因,上社会没有在校的优厚条件,大部分考友是没有圈子助益备考学习的。长此以往,可能会屏蔽紧迫感、钝化危机感,临危而不自知。
玩游戏,这个最难戒,卸载了几次又下回来,但没想到,运营圈钱吃相太难看,坏了人玩得兴致,越往后越夸张,最后它倒是自己停服了,实力助攻我专心学习啊...
我们在备考行测的时候特别容易忽视常识这个模块,觉得常识考查范围广,知识比较碎,所以就不想准备。
申论的基础在于几种题型的不同做题方法和素材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