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按照培养方向分为:学术性硕士(学硕)、专业型硕士(专硕)。
研究生按照学习方式分为:脱产研究生(全日制)、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研究生:
在研招网报名后,须参加12月全国统考和次年院校复试,两次考试都通过后,院校择优录取。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后,获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书。
大专生报考非管理类专业的话,毕业2年可报考;报考管理类专业,需要满足毕业5年。
专科生报考方式:
2
南开大学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啦
专业毕业时间:
另外,很多研修班针对的是企业高层人员,参加课程学习可以接触到高层在职人员,相互建立起的人脉更难能可贵,还能接触行业前沿知识,无论哪方面,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部分的企业都将学历设为入职门槛,研究生毕业以后,会收到各大公司的面试邀请,只要不犯错误,基本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有学历和能力还可以跳槽。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专科学历可以报考相对简单的同等学力申硕吗?
是否出国:全程不需要出国。
符合研修班要求,大专生可以报名,获得结业证。
专科生取得国家承认学历,需要毕业2年或者2年以上,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要注意措辞哦,是同等学力,也就是说,在工作两年后还是通过各种途径重新补上了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水平的人士,才可以参加国家研究生考试。
祝愿每一个想要考研的学子,都能一战成硕。
大三的时候,你就可以以自考本科学历去报名考研了。要是考研的初试和复试都比较顺利,专科毕业后,你就可以去读硕士研究生了。
学制: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一、毕业年限制。在毕业之后不可以直接参加考试,必须是在毕业满两年或者是两年以上才可以,而且是拥有和本科一样同等的学习能力。或者是在毕业之后参加升本,这样毕业之后直接就是本科,中间也会少去很多麻烦。
二、英语水平。有一些学校对于英语上也是有要求的,必须是有四六级证,不然的话就不能参加,还有一些院校对于口语的能力也是有要求的,所以,在考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
三、论文要求。有一些院校对于考生还得是在期刊上有发表过论文,或者是在报名的时候需要提前准备好一篇论文,对于论文这部分会有一些要求。
四、复试有加试项目。在有一些考生初试过了的时候,在复试会需要另外两次的加试,难度也是要根据报的院校来看的,在内容上都是一些专业课的,分数是需要达到及格分的。如果在平时准备齐全的考生,专业上是不也太需要担心的。
1、选择院校专业要量力而行。专科生要正视自己的短板,学术水平一般就要接受现实。像985或211名校是人人都想进的,但很多本科应届生都考不进去,作为专科生更不用说了,建议各位专科考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平凡的院校或者相对冷门一些的专业才比较靠谱的选择(完全看自身能力)。
2、适当报以一个辅导班。前边提到了,专科生读研比较“孤单”,没有研友相互激励,一个人复习着实无趣,对于这类考生,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参加一些辅导班,现在网上有一堆,我们也不详细介绍了,辅导班形式有大班课、网络课、小班集训营,总之学员越少价格越贵,大家就结合自身财力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辅导方式吧。
3、提前了解院校招生信息。现在有些院校招生比较严苛,不会接收专科生报考,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院校的招生信息,一般每年8月份左右院校的招生信息将会公布,大家一定要及时登录院校招生网站查询。
关于专科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已经给大家讲的很详细了,最后,祝大家都能得偿所愿,一战成硕!
主要体现在专科学历毕业后不能作为直接考研的证明,而是要经过两年后,专科学历人士才能以同等学历的身份攻读研究生。
1.报考条件
2.考研科目
3.报考流程
4.加试(大专考生)
在职研究生哪些学历可以报名?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的研究生。
同等学力申硕: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长沙合并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
我比较建议大家关注这个公众号:【一刀上岸笔记】, 可以获取到名师0元公开课、23/24内部考研资料等等,同时有主流考研机构、网课的优劣势完整分析,非常实用!最近挺火的,真心建议研友去参考!
本科和研究生之间的区别,看这几张“图”就懂了,网友:太真实
主要有三种报考方式,分别是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硕士。
这个条件简单易懂,这两年是指从毕业起至研究生入学时计算,如果在2008年6月毕业,则可以在2009年下半年报名,参加2010年年初的考试,至9月份入学时满两年。而且,这两年期间不要求工作证明。
下面,我们可以详细了解一下。
此外,本科无学位也可以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免联考的国际办学硕士、中外合作办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