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公务员有年龄限制吗(考公务员有年龄要求么)

2023-05-21 10:07:29
分数查询网 > 公务员国考 > 中国考公务员有年龄限制吗(考公务员有年龄要求么)

有人说,报考公务员不应该设定35岁的年龄限制。但我认为,考公应当有年龄限制。

举个例子,假如取消了报考公务员的年龄限制,就算有50岁、55岁的人考上了公务员,让他去上班,好像并不合适,他自己都会尴尬的。因为与他年龄相仿的公务员,早已担任了一定职务,成了他的上级,或是他的上级的上级。而他还要拿着最低档次的工资,接受初任培训,从最基层学着干起,等到干顺了,也离退休不远了。这是其一。

一年前,吕国泉收到一封署名为“大龄青年”的联名信,反映渴望打破“35岁职场门槛”的诉求。“这些署名‘大龄青年’的人反映的都是35岁左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35岁应该是正当年的年龄,他们好像是提前15年表现出了就业困惑。”

从高校角度,要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作用,强化自身办学定位,瞄准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建立明确的大学生数字模型和能力标准、评价方法、反馈机制,跟踪评价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根据当前就业市场信号调整适时的教学方向,为提升青年就业匹配度把好前置的关口,同时,需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吕国泉:首先要引起大家对“35岁职场门槛”的关注,让青年群体不再觉得他们是被忽略的,同时要在社会范围内群策群力。通过大家的关注呼吁,通过媒体、群众的监督,形成尊重、关爱“35+”青年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企业意识到他们是优质资产,不该采取短视的“过河拆桥”“杀鸡取卵”等方式对待这部分群体。

北青报:青年就业是事关民生的重要话题。应当从哪些方面给予青年就业保障和提供就业支持?

人社部曾于2014发布《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按照文件,各地可以根据艰苦边远地区实际情况,单独或者综合采取下列六项措施降低进入门槛:

吕国泉:就业问题一直是工会组织重点关注的问题。一年前,我们收到从武汉寄来的一封信,信上七八个同志集体署名“大龄青年”,实名提出了青年就业“35+”年龄门槛的问题,也引起了我们重视。

吕国泉:要引导高校毕业青年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尤其是要让毕业生对职业有适当的期望。因为年轻人的一生很漫长,前途很远大,不要在就业初期就有很终极的目标。作为职场新人,要有心理准备,一旦岗位和期望值有落差,要慢慢适应下来,而不是想着“我是大学毕业,怎么能做这样的工作”。良好的心态对年轻人的择业很有帮助。

其二,从大学毕业的专科生、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也就20~25岁,倘若用了15~10年的时间,考了几十次国考、省考之类的,都没能上岸成“公”的话,我想,他也会坦然接受失败、放弃考公念头的。

其三,条条大路通罗马,考公考编并不是人生唯一的目标。只要每个人都顺应形势、审时度势,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并努力工作,相信也会取得好成绩的。说不定在35岁之前,就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据中公教育研究院专家李茜介绍,打破35岁的限制在往年就出现了,比如2022年,云南、贵州、天津、湖北、江西、广西、四川、重庆、内蒙古等地就放宽了年龄限制,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2022年广西招录,面向优秀村干部可放宽到40岁,而河南则是今年开始放宽了部分岗位的年龄限制。

不过,公务员考试历来都具有风向标意义。哪怕是一点点细微的报考条件改变,都对全社会各行业具有积极的示范导向作用——何况是“年龄放宽”。事实上,过去一些年,无论网上网下,只要关乎“35岁危机”“35岁门槛”“职场年龄性别歧视”等话题,每每便会引发巨大关注。这背后,正是有人们在各领域职场上的真实经历与感受,也包含着推开职场年龄限制“玻璃门”,获得更平等就业机会,更多奋斗空间,更大拼搏可能的期盼。

资料图:图为2月25日,福州,参加福建省2023年度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的考生在前往一考点的路上。 张斌 摄

热评

四川、重庆、湖北等其他放宽年龄至40岁的省份,也要求考生为非在职的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35岁本该是职业发展黄金期,却成为某些行业的年龄门槛。2022年全国总工会开展了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4.02亿左右职工的平均年龄为38.3岁。这些本该发挥职场主力作用的年龄群体,却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求职难、流动难、晋升难、再就业难等现实问题。

2022年,全国总工会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35-39岁年龄组职工中有54.1%担心失业,70.7%担心技能过时,94.8%感觉有压力,均是各年龄组中比例最高的。

北青报: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找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他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

专家观点

“消除不必要的年龄限制,为更多人拓展就业渠道、打开就业空间,有利于缓解就业焦虑,避免造成人才浪费和年龄断层。”上海锦天城(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褚清瑶认为,29年前,《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发布时,我国公民整体学历层次比较低,现在有大量的博士、硕士走向就业市场,还有一些人才因为疫情等各种原因面临二次就业,因此,适时放宽公务员招录年龄符合时代的要求,客观上有利于打破“35岁职场门槛”,推动时代进步。

北青报:“35+”年龄门槛会给就业市场和就业者心态带来什么?

多地公务员对于年龄的放开引发人们对能否打破“35岁职场门槛”话题的关注。日前,安徽合肥一名网友在人民网留言,称其是在外地工作的合肥人,想回到自己家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也同时能就近照顾一家老小。奈何安徽以及合肥的招考年龄限制在35周岁,甚至很多在30周岁, 希望能放宽年龄,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将优秀人才纳入建设合肥的队伍中来,为合肥的建设添砖加瓦。

题图|视觉中国

从各地2023公务员招录公告来看,目前河南、贵州、湖北、江西等多个省份都有提到招录对象的年龄可放宽至40岁。

而针对当前就业市场上的“35岁门槛”现象,向晶表示,就业市场很多限制年龄的现象,其实是过去劳动力市场供需双头挤压的结果。

近年来,“35岁职场门槛”持续引发热议,职场上的“年龄焦虑”一度成为舆论焦点。

吕国泉:“硬手段”要跟上。政府等有关方面需要对此有所关注,通过人大执法检查、劳动保障监察、政协视察调研以及工会开展的劳动法律监督,对明目张胆进行年龄歧视企业的行为要进行惩处。要强化法律制度保障,明确就业年龄歧视判定标准,增加监管处罚可操作性,对各年龄段劳动者给予平等就业保护,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晋升或辞退的红线。一旦发现企业和行业存在“35岁以下才招聘”的限制,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从而确保公司和行业能够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这将有助于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度。

“消除不必要的年龄限制,为更多人拓展就业渠道、打开就业空间,有利于缓解就业焦虑,避免造成人才浪费和年龄断层。”上海锦天城(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褚清瑶认为,29年前,《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发布时,我国公民整体学历层次比较低,现在有大量的博士、硕士走向就业市场,还有一些人才因为疫情等各种原因面临二次就业,因此,适时放宽公务员招录年龄符合时代的要求,客观上有利于打破“35岁职场门槛”,推动时代进步。

作者:piikee | 分类:公务员国考 | 浏览:34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