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基本上已经进入到尾声,各单位面试已经全面结束,进入到政审环节。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招考流程基本上是公务员招录考试的标杆,整体十分规范。
在国家公务员招考当中,跟地方公务员招考有两个地方区分很大,就是在成绩公布后和整体录用工作结束后会进行调剂和补录,在招录的各个环节来选拔到合适的人才。
A.人工声源;植物遗骸 B.燕语莺声;矿石燃料
还有图推这块,把他讲的规律都记住,有的题一眼就能看出正确答案。等把课上讲的东西都学到手之后,我再去练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真听行测高分真的不难!
由此可以推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机构咨询电话:2022年12月16日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公布(公告发布之日至2023年1月8日,工作日8:30—17:00)
看到身边的小伙伴有的当上了公务员,有的是老师,老师就不说了寒暑假铁定的假期,公务员春节假期+年休+探亲假加起来也足足有28天,经常看到他们的朋友圈发的都是旅游的照片,是真的慕了。
目前,江苏、河南、浙江等多地已发布国考疫情防控提醒。考生除了要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及文具,还需要持续关注笔试地点所在省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多准备一些防疫用品。
考务咨询电话:010-87901866(公告发布之日至2023年1月8日,工作日8:30—17:00)
“国考整体的面试形式是确定的,有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和结构化小组面试,考生需要积极准备。”刘有珍说。
D.李宏塔——为国护海寸步不让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中新网表示,近年来国考招录的一大特点就是招录人群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一方面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需要招录年轻人才来到公共服务部门,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政策性岗位招录面向大学生倾斜,也给大学生更多就业选择机会。
例题:1 2 4 8 16 ( )
C.3 D.4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表示,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选拔偏向“一高二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一高”是指政治素质高,“两强”是指公共服务意识强和综合能力素质强。
文段最后一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其次是我事后复盘的时候,觉得看书对我来说真的是很低效的,看一遍书真的就只是看了个大概,具体的知识点都没有掌握的很好,很多做题的时候要么记不牢,要么就不会。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事件排序)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公共科目笔试:
A.地域性 国际性 B.实践性 理论性
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刘有珍分析,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岗位需要年轻人才充实力量,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地机关需要更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需要有新知识、新思路的年轻人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答案:B。A选项提到了春天江水呈碧蓝色,是由于春季温度升高,江水内藻类大量繁殖,反映了物候与季节有关系;B选项提到了四月份时山地与平原地区花期不同的问题,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低有关系;C选项只陈述了物候现象,没有反映出影响因素;D选项描述了玉门关外春风不度、不生杨柳的景象,这是经度差异引起的物候现象。因此,正确答案为B。)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毕业之后不顾家人的劝阻,义无反顾的去了上海。每天上下班做地铁、再转公交,光在路上就要耽搁3个多小时,还要看领导的眼色,干不好就得挨批,压力山大。上六休一,节假日还经常加班,每天像个陀螺一样不停的转。
一、什么时候开始复习?
二、复习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三、笔试部分备考计划
第一步:看书+听课,积累知识点
第二步:按时完成计划上的任务
第三部分:模拟考试练习
临考前还有3个星期的时间我才开始去做的真题,先把自己考的地区往年的考试真题刷完,时间多的话,再去刷别的省的考试真题,最近2、3年的就行,时间太远了参考意义不是很大。
一般来说,备考时间分配大致就是第一个月打基础,第二个月是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就用来复盘,到了考场绝对是妥妥的!!
四、面试必须要知道的事!
1.面试都有哪些形式?
2.面试的详细流程。
3.面试都有哪些题型
秋粮
本次国考笔试原定于2022年12月3日至4日举行,后延期至2023年1月7日至8日举行,本次笔试前夕,多地已就保证考试秩序、疫情防控等发布提醒。
即可免费下载真题
申论都是文字题,材料内容比较多,需要通过练题来提升自己的快速阅读和处理材料的能力,把各个要点总结归类整合成自己的答案。而大作文一定要确定好自己的写作框架,多多积累素材,不偏题,分数就一定不会低。
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根据《招考简章》公布的计划录用人数与面试人选的确定比例,从通过公共科目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报考人员中,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专业科目考试)的人员名单。
去年决定备战公务员,全职复习三个多月,最终以行测81,申论83,成功国考上岸。
1、 报考公务员须知
1. 报考时间:国考的报名时间一般都在上一年的十月中下旬,考试时间在十一月底进行。而省考的报考时间大部分地区都在四月份左右,像是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区都是单独招考的。
2. 报考流程:查找公告—注册报名—审核—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政审—公式上岸。
3. 公考网站:国考的话可以搜索“国家公务员局”,上面都会实时更新公布官方的信息,可以平常一定要经常关注。如果是省考的话,就可以关注各个省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还有各种公考相关的公主号也可以关注。
4. 城市选择: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各有各的好处。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像是深圳,广州等地区,工资待遇一般比小城市会高一些,但是竞争压力也比较大。如果报考家乡的话,小县城的工资待遇虽然没有那么高,但是报考的人不多,相对来说上岸比较容易一些。
2、 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测+申论)
1、资料分析:这类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类资料的综合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加工的能力。其实性价比也是最高的题型,短时间内只要认真复习,就能看到成果。
2、言语表达:这部分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何更加的准确的用文字来表达对文字材料的理解。主要包含逻辑填空,片段阅读,综合辨析三个部分。其中包括根据材料片段选择符合逻辑关系的词语;根据材料信息查找主要的信息,归纳概括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
3、判断推理: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判断、逻辑判断四种。主要考察的就是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就像是图形推理题,就需要掌握住图形的变化规律,定义判断主要就是对词语概念的理解,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等等。
4、数量关系:这类题算是在行测中,比较难的一部分,常见的题型有数学运算,数学推理这两种。主要就是考察考生们理解,和解决数学关系问题的能力。如果是数学比较好的小伙伴们,那就问题不大了。
5、常识判断:它涉及的方面就比较广泛了。主要考查的就是考生们在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等各方面的常识知识,以及如何作用这些知识的基本能力。几乎政史地物化生都包含在内,这类题性价比较低,不建议专门花时间备考。
1、归纳概括题:顾名思义就是考察考生们对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一般这类题都会要求概括的文字在200—300字。并且要求语言精炼,论点明确,条理清晰,需要准确的提炼出材料的重点信息。
2、综合分析题:主要包含启示型分析题,解释型题,评论型题。需要考生在做题时时刻保持严谨的思维逻辑,并且结合材料合理的组织起来,并且表达清楚。
3、提出对策题:这类题需要考生们从不同角度,和具体事例中发现问题,概括问题。主要包含案例型,数据型,观点型三种材料类型。
4、应用文写作:根据题干按要求写出一份相应类型的公文。常见的几种公文包括通知,宣传,纲要,实践调查等等。要求考生们明确写作的思路,做到条理清晰。
5、大作文:就是按要求写一篇800—1000左右的文章,并且做到论点明确,阐述清晰。这才是高分作文的关键。
3、 笔试备考实战经历
在备考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听的就是潘铭国考课,老师上课的教学模式很适合我,所以在全职备考时,首选还得是潘铭。每天下班回到家必听两个小时的网课,并且睡觉之前我还会把一天总结的知识点和方法做个复盘。光是一轮刷课我就用了两个月,认真刷一遍潘铭下来,基本上知识点掌握的七七八八了,一定要认真把它吃透。
四、注意事项
1、刷题不重数量重质量:很多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重心放错了地方,即便是刷了很多的卷子,成绩有时候还是没有提升。这主要就是盲目刷题而忽略掉总结的重要性。刷题就要刷自己的薄弱项,会的题目可以直接隔过去,直奔弱项,不要逃避问题,做错了就仔细分析答案,多看几遍对应的知识点,或者是再刷一遍课程。
2、积累素材很重要:申论除了系统的学习课程和教材之外,还需要日常做积累。多多积累素材,也是申论考高分的重点。每天可以花半个小时来刷人民日报和半月谈,上面都是一些时政热情,还有热点新闻,国家大事等等。平常我看到优秀的文章也会去总结它的写作思路,总体框架,还有行文脉络。
3、字体一定要工整:这点一定不要小看了,字体算是大作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阅卷老师,先不看文章内容,一篇字体潦草的和一篇字体工整的,你更愿意给谁高分,所以一定要规规矩矩练字。